“水立方”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,预计年底前具备举办冰上赛事的功能。
被观众亲切地称为“水立方”的国家游泳中心,近期启动了向“冰立方”华丽变身的改造工程。
改造后的“冰立方”将在比赛大厅新增冰壶场地,同时在南广场新增地下“冰上运动中心”。记者从“水立方”主管单位我集团获悉,“水立方”场馆计划在年底前具备举办冰上赛事的功能,并通过国际冰壶赛事的“首秀”完成对冰上功能的检验;南广场地下“冰上运动中心”将在9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,明年2月建成达到使用条件,每年可接待超过10万名冰上运动爱好者。
明年完成全部改造后,“水立方”将成为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、冬奥会历史上最大体量的冰壶场馆、世界唯一既可以运行水上项目又可以运行冰上项目的“冰水交融”奥运场馆。
水上新建4条冰壶赛道
来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“水立方”,入口处新增的“冰立方”字样格外醒目,提醒着人们这座场馆的最新功能。3月11日至7月31日,因进行场馆局部改造,“水立方”暂停了游客参观业务,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里面正在进行怎样的改造?记者来到“水立方”场馆内部一探究竟。
未进场馆,轰隆隆的施工声入耳,来自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拆除看台区的部分座椅,为下一步改造工程留出作业面,地下一层的运动员区也同步开启了拆除改造。眼前的泳池依旧碧波荡漾,预计8月这片泳池将启动“水转冰”的神奇之旅。
“水立方”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。场馆运营单位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,根据改造方案,“冰立方”将在保有“水立方”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,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,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。
改造完成后的“冰立方”不仅增加了冰上功能,还将实现智能升级,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、湿度、照明、声学等变化,为冬奥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。
施工人员介绍,场馆部分区域的拆除改造工作正在有序进行,“水转冰”所需要的主要机器设备如空调系统、除湿系统、制冰系统、照明系统、冰场支撑体系的深化设计、选型、生产厂家等,目前都已基本确定。
休闲广场暗藏标准冰场
常来“水立方”的游客知道,“水立方”南侧有一片休闲广场。这里也将大变样,新建一处冰上运动中心。
高高的人造绿草封闭围挡连成一片,丝毫不影响路边行人的观感。走进这片工地,眼前别有洞天:雾炮机仰着“脖子”随时喷淋降尘,十多米深的地下工地如同“天坑”,土方开挖已完成过半,堆成小山的配重混凝土块下,工程桩荷载试验正在进行,已经开展了三个月的主体工程施工,到了冲刺阶段。
作为投资建设的业主单位,我集团对“冰立方”冰上运动中心工程提出了全面落实“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”办奥理念,打造“奥运品质的冰”的要求。为此,冰上运动中心在设计之初便决定利用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来建设。
“建地下冰场不占用新的土地资源,广场还将恢复原貌!”承建单位中建一局集团项目管理人员俯瞰着工地,描绘出它未来的模样:偏西侧的位置将建一个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,人们可在此体验滑冰、冰球等冰上运动,另一处4条45米×5米的标准冰壶赛道也将建成。9月主体结构完工后,机电设备安装和冰面制作等工程将相继开展,计划于明年2月建成达到使用条件。
曾经的广场将原貌重现,三个以“水滴”为主题的建筑物将成为冰上运动中心的出入口。通过地下通道,观众还能往返于冰上运动中心和“水立方”之间。
赛后永久保留冰上功能
杨奇勇介绍,冰上运动中心赛时供冬奥会配套使用,赛后将作为冬奥会重要遗产,将永久保留冰上功能,用于群众冰上运动培训和体验。按照计划,冰上运动中心将成为集冰上赛事、滑冰健身、冰上培训、体育旅游、冰上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冰上项目平台。